close
"..............再者,范巽綠次長所言倒也是事實:臺灣各中等學校的校服「能看」的實在少得可憐。青春被包裹在毫無美感可言的拼花布裏,是一種欲蓋彌彰的庸俗。加上大部份的校服製作草率,沒洗幾次便像浸泡多年的菜乾,皺巴巴的線條不僅給了「整齊劃一」的訴求一個大大的譏諷,更令美好的年少歡顏盡失。這種校服非但不能體現學風,反倒礙了觀瞻,廢之又何妨? ............."

2005.08.19  中國時報
下一步,廢了校服?
許又方(作者為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)


    繼解除髮禁引來校園騷動後,教育部進一步宣示將廢除「鞋禁」與「襪禁」,相信又會激起不少正反對立的聲音。筆者以為,既然在許多家長與學校管理單位眼中象徵著「服從」與「秩序」的髮禁、鞋襪禁都將解放,那麼,徒留一身無法與頭髮、鞋襪相符的「校服」,又有什麼意義?不如也一併廢了吧?

    在某層意義說,校服象徵一種傳統,一種精神,如北一女的「綠衣」、建中的「灰夾克」,因此輕廢不得。但話說回來,從整體視覺效果來看,(很不幸的)這些型式、顏色保守的校服若配上大膽的「後現代」髮式、鞋襪,一如黑色手工西服配上白色襪子、球鞋般,不免將大大折損它原先所體現的風華。這無關乎保守固陋,乃純就美感衡論。

 
    因此,除非學生們終於能在傳統與現代、解放與重塑中找到一個更適當、更美觀的共識與平衡,否則那無法繼續發揮其象徵精神的校服,實也無必要再予以保留。

    再者,范巽綠次長所言倒也是事實:臺灣各中等學校的校服「能看」的實在少得可憐。青春被包裹在毫無美感可言的拼花布裏,是一種欲蓋彌彰的庸俗。加上大部份的校服製作草率,沒洗幾次便像浸泡多年的菜乾,皺巴巴的線條不僅給了「整齊劃一」的訴求一個大大的譏諷,更令美好的年少歡顏盡失。這種校服非但不能體現學風,反倒礙了觀瞻,廢之又何妨?

    實則在筆者看來,如果能展現優雅的氣息,規定服儀實在不是壞事。數年前旅次英國時,筆者曾獲邀參加一個正式的餐會,這也是筆者生平第一次見識到西方人對服裝要求的認真態度。與會男士規定穿著黑色西服,白色襯衫並搭配英式灰色領帶、黑色皮鞋。也許這種整齊劃一的要求將使餐會失去多方並呈的美感碰撞,但親臨其境卻深刻感受其中所蘊攝的禮儀精神,原來他們所在乎的,不是你身穿衣物的價值多寡,而是那種必須存在、象徵某種傳統意義的型式。而且坦白說,那種裝扮還真是好看。

    爾後筆者經常藉著到處旅遊觀察世界各國的服儀風貌,才驚覺很多國家,如我們的鄰國日本、韓國,都有類似西方人規定服儀的作法,比起台灣人參加喪禮打花領帶、參加婚禮穿休閒衫來,那種落差難以言喻。

    因此,筆者深深覺得,每件事的「破」與「立」,應皆有其整體的考量,亦均有其正反效應,不能僅就表象倉卒改變,當然也不能為求浮面而持舊保守。我們的學生在求學時被迫框架於只求劃一、不論美醜的服儀裏,以致當其可以脫去束縛、頓入社會時,卻也窘然於不知整齊的真價值、茫昧乎如何體現美感的真面貌。穿衣服不看場合,買衣服不懂搭配,只能一味追逐時尚、爭購名牌,用以掩飾「不識之無」的審美匱乏。

    因此,站在教育的立場來看,如果不能達致深層的教育效果,讓學生明白其中所深蘊的精神與意義,不管你對服儀是規定或廢除,不免都是徒勞一場,也根本無須去爭辯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tin2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